怎样用手机拍好照片?摄影师陈远明告诉你“秘笈” 二维码
306
发表时间:2019-11-12 08:02来源:来源:海南日报 跟着陈远明玩转手机摄影图为陈远明。 李小岗 摄 陈远明说他被问过最多的两个问题是:什么手机能够拍好照片,怎样用手机拍好照片? 关于**个问题,他觉得手机不是拍好照片的关键。至于第二个问题,他给出了一些“秘笈”—— 主体拍大,尽量的大 无论是拍人还是拍景,把主体突出是关键,特别是手机摄影,它是单一固定焦距的广角镜头。 练习把主体拍大,是手机摄影进步的捷径,尝试着尽量靠近拍摄,效果原来那么明显。 横平竖直 把手机放平摄影是手机摄影技术的**步,认认真真把相片拍得横平竖直是提高摄影成功率的有效保证。 在手机设置中打开网格线设置,拍摄时地平线,建筑物的外边,树木,室内的门框线都是参照物参照线。尝试一下在室外室内练习拍摄,会发现把照片拍得横平竖直需要锻炼观察能力,一但注意了,提高摄影水平简单有效。 选择对焦点和控制曝光 相机拍照片要对焦,用手机拍照也要对焦。对焦准确照片才会清楚,只有曝光准确,才能获得好的照片效果。 画面要有层次 在选取摄影画面时,要充分考虑前景、中景、背景与被摄主体的主从关系。比如将被摄主体置于镜头的前景,而背景纵深虚化。或者透过窗户、镜子等拍摄被摄主体。这都能为照片增加内涵和趣味性。 光线的运用成就大片 通常尽量避免在逆光的情况下拍摄,需要随时改变拍摄角度,注意观察光线的照射方向。 可以顺着光,尽量使拍摄物体能自然被光线照射,从侧面射入的光线能更好地突出物体的质感,因此要尽量利用侧面光。如果不可避免逆光或者侧逆光时,可以用物品进行遮挡,或者就用手在摄像头旁遮一下,缓解逆光影响。 从别人看不到的视角拍摄 视角不同往往可以给照片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养成观察的习惯,去找不同的视角去完成拍摄,例如通过前后景别的衬托,通过高低视角的变化等,让自己拍摄的照片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,同时也让照片更具动感和活力。 (整理:邓钰) 相关新闻:行走七大洲四大洋 他把世界装进手机镜头 北极熊 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的阿根廷探戈。 法国巴黎卢浮宫,雕塑婀娜的身姿和游人相映成趣。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一对新人。 韩国首尔的守门将。 文\海南日报记者邓钰 南极冰川上成群结队的企鹅、巴塞罗那街头欢快明艳的舞蹈、非洲草原上觅食的雄狮……一个又一个或鲜活或深刻的场景,从他的镜头跳到了相片中,又从影像上跳进观赏者的眼里。 在摄影师陈远明的工作室,有一面展览墙,墙上是他行走世界七大洲四大洋,包括南北极、56个国家和地区、160多个城市以及无数个人迹罕至、风光美妙的地区时用手机拍摄的照片。 看到这些照片,观赏者们无不用略带惊奇和犹豫的语气轻声问道:“这,真的是用手机拍的吗?” 数不清已回答了多少次同样的问题,摄影者陈远明爽朗一笑,“对,都是手机拍的!” 往往一阵沉默后,成串的“为什么”飙出:为什么开始用手机拍照?为什么手机能够拍得如此生动?为什么会出一本手机影集…… “器材党”却用起手机拍照 30多年前,陈远明就开始玩摄影,从旁轴到双反再到单反,见证了从手动对焦到数码智能的摄影时代。 作为一名摄影人,他不仅有来自长期实践的深厚摄影经验,还有着对影像的热情和投入。他有一间3000多平方米的观海摄影工作室,其中仅是古董相机便收藏了几大柜,更别说各个型号的佳能和尼康相机,可谓是专业、资深的“器材党”。说来,也是一件趣事——他膝下一双儿女,儿子取名“陈佳能”,女儿取名“陈尼康”。 然而,自2012年始,陈远明却逐渐减少使用昂贵、专业相机,而是选择在旅途中,把世界装进手机镜头。 纳米比亚奥普旺的红泥人。 为什么会用手机拍摄?他有个不假思索的答案——方便。 “地球人现在大多用手机,也大多用手机拍照片。随着智能手机普及,摄影的门槛低了,普及率却越来越高。”他说。 回忆起自己的手机摄影之路,陈远明还有段哭笑不得的经历。在游历西班牙巴塞罗那时,他和妻子已静心准备了佳能EOS 5D Mark III全画幅单反相机以及配套的镜头和设备,以记录这趟旅程,却不料飞来横祸,所有设备在当地被劫。 相机丢失,旅途却还要继续。他们索性抛下烦心事,用手机来定格旅行的精彩瞬间。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。雄伟的圣家族大教堂、热情的街头舞蹈和缤纷的水果市场……所有转瞬即逝的景致一一在手机镜头里呈现,更多了几分随性随记的悠然和乐趣。 “从那次经历,我越发觉得手机就像身体的第六器官,能够延伸人们记录和传播的边界。”陈远明解释,在日常情境下,手机打破了相机携带、成本高昂、操作复杂等局限,能让人随时随地拍摄、创作,并上传网络,享受影相创作的乐趣;在专业领域,随着手机镜头升级以及各类手机图片处理软件更新换代,手机摄影不断向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,人们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实现HDR效果、胶片效果、黑白效果、反转片效果等诸多复杂的拍摄效果。 最重要的一点是,摄影本身的优势,图形语言比文字语言更容易实现无国界交流。 “即使我们能够牢牢记住眼前的一切,但语言所能表达的内容还是有限,比起图片、影像而言还是缺少一些张力和真实感。”陈远明说,在网络时代,人们浏览信息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图片和简短扼要的文字说明上,摄影语言被推上了更重要的位置。所以,能随时随地捕捉生活精彩瞬间的手机摄影,成为他记录生活与路途的重要方式。 纳米比亚鲸湾港的鹈鹕。 影像中的温度与思索 “手机只是一种记录工具,不需要过度依赖和神话工具的作用。最重要的是,镜头后的人在想什么。”陈远明开玩笑地说道,就像不需问作家用什么笔写作,厨师用什么锅炒菜一样,在你手边,正在使用的手机便是你**的摄影工具。 带着思索和温度去记录,是陈远明一贯的摄影态度。他将影像作品看作一首首诗歌,其中光影相融奠定了诗歌或张扬或深刻的基调,严整构图便是诗歌工整雅致的韵脚。 “我试图在手机摄影中尽可能传递更多的情感与信息。”陈远明说,有看头、有想法的照片才能打动人,当传递出天真、好奇、淳朴等多重情感时,影像便有了温度。 “手机摄影一定要把主体拍大,尽可能的大。”他常对朋友说,你拍照不够好,是因为拍得不够大。 怎么把主体拍大?那便是尽**可能贴近主体。陈远明在南极拍动物,长时间坐在冰雪上一动不动,只为了等待这些自然生灵放下心防逐步靠近。他拍企鹅,能看到绒毛在企鹅胸前拂动的姿态。他记录企鹅在洁白冰雪上笨拙奔跑的影像,充满挣脱了束缚的自由感。 南极南乔治亚岛的王企鹅。 他在纳米比亚的鲸湾港拍鹈鹕,河水是泛出珠光的浅蓝色,层层的波浪如同大大小小的珍珠,鸟儿在礁石上觅食,每一只鸟的嘴都大张着,嘴壳下的皮囊仿佛随时会在影像上翕动起来。 “我也常常调侃,你拍得不够好,是因为拍得不够多。”陈远明说,他鼓励人们,在摄影时多拍几次,再多拍几次。即使是同一个场景,在不同距离和视角下,也能焕发出不同的光彩。 为了拍摄马赛人、“红泥人”和各种动物,陈远明先后七次前往非洲,只为了用不同的视角记录下这片土地的热烈与曼妙。他在纳米比亚拍“红泥人”,将他们清澈的眼神、淳朴的笑容和跃动的肢体记录在影像中。这样的画面是激昂的,飞扬的,令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旧日时光。 意大利米兰老城的过道。 (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陈远明摄) 他镜头下那一个个动态的故事,讲述着他看到的,听到的,理解的一切。他镜头下的世界有繁华喧嚣的城市,也有荒芜的冰原,有载歌载舞的庆典,也有无休无止的劳动。 “使普通的手机,用专业的技法,到不同的地方。”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军这样评价陈远明,他通过手机摄影,用最短时间呈现了空间世界**的变化。
文章分类:
玩转手机摄影
|